路北校区
0315-5926100
路南校区
15633411900
保定校区
13191766051
尽早联系思达教育,为未来多争取一秒
当前位置:首页>自闭症相关知识>家庭干预方法
什么是自闭症 行业资讯发展 家庭干预方法

孤独症儿童的自我刺激行为

时间:2023-04-11   访问量:1313

【思达教育】孤独症儿童的自我刺激行为


一、什么是自我刺激

自我刺激行为是孤独症的主要症状之一,是一种重复性的刻板行为。自我刺激与视觉,听觉,嗅觉,味觉,触觉和本体觉都直接相关,而且形式多样。那怎么区别自我刺激行为呢?

image.png

表现形式

1.白日梦,用脚掌轻轻叩击地板,卷头发或玩铅笔。

2.可继续注意,更隐蔽(反复次数少,看起来还算恰当)。

自我刺激行为

1.反复出现,或者在感到无聊或紧张时出现。

2.不恰当,降低注意力,缺乏反应,削弱感觉强度,使痛觉迟钝。

3.沉醉于自我刺激,孩子的发展会进一步迟滞。因此,控制自我刺激至关重要。

二、自我刺激的表现形式

(1)视觉刺激:比如:在眼前晃动手指、通过栅栏或门缝往外看、把雪花片或者乐高套在手指上旋转、凝视转动的车轮、旋转玩具、排列小汽车、眯眼或斜眼看东西。孤独症儿童摆弄玩具,看起来像是在玩,但并不按照功能来玩。例如,他是在“转车轮”,而不是“开汽车”。


(2)听觉及语言刺激:如:不断地冲马桶,听声音为了寻求声音刺激,反复听按动玩具开关,或者开关门重复广告语,动画片里的台词和导航语。

(3)触觉刺激:如:通过震动声带获得声音、用肋骨挤压桌面、用手指挤压上眼睑、玩水、拍手、拍头、反复用卡片边刮手、在手指间绕线、拍打物品。

(4)本体刺激:如:转圈,晃头和摇摆身体踮脚走路。

image.png

三、自我刺激的功能

首先,提供自我刺激是其主要的功能。孤独症儿童通常对周围的人不感兴趣,进行自我刺激是其获得满足的方式,因此在感到无聊或无事可做时,他们就会进行自我刺激。

其次,自我刺激能减轻压力和挫折。例如,在环境发生变化或出现混乱,或做出错误反应时,孩子经常会进行自我刺激。自我刺激起到自我安慰和防止挫折的作用,也能起到信号作用,让他人降低要求或帮助消除挫折源。因此,对孩子而言,自我刺激能够帮助他适应环境,具有强大的激励功能。

image.png

四、须减少自我刺激的原因

1.自我刺激行为非常影响注意力的集中

2.自我刺激对孩子具有很强的强化作用,降低了其他更恰当的强化物的吸引力

3.自我刺激会使孩子看起来行为怪异,尤其在公共场所,容易引起他人不必要的关注

4.在进行自我刺激时,孩子专注于自我刺激行为,不能加工重要信息,这严重影响了学习

image.png

及时处理的方法

·差别强化:对替代行为进行差别强化;

·刺激控制:创设不会引起自我刺激行为的环境;

·制止行为:采用间接的,干预程度的方法,好能防患于未然;

降低自我刺激的强化价值:创造条件让孩子选择不进行自我刺激。



教学法

要减少自我刺激行为,重要的是教授适当的替代行为,尽管这个过程往往漫长,乏味,充满艰辛和挫折。但是,如果孩子没有学会适当的替代行为,就不可能取得长期的成功,连有效的及时处理方法都不能减少行为问题。简单的取消某种行为,并不能为孩子提供代替自我刺激行为发挥作用的方法。教孩子学会替代行为,否则,自我刺激行为就会重新出现,或者出现其他不当行为。


进行自我刺激主要是为了获得感官刺激,因此,教授具有强烈感官成分的游戏,娱乐和交往技能,是形成替代行为的有效方法。孩子须学会获得满足的技能,这样他就不必为娱乐而进行自我刺激了。

image.png

形成替代行为有效的方法:

具有强烈感官成分的游戏

·视觉:来回推动汽车,拼图,搭积木,弹珠迷宫,涂色;

·听觉 :模仿旋律,敲击乐器,唱歌;

·触觉:按摩,规律性感官游戏,玩橡皮泥,玩毛绒玩具。

娱乐

·玩滑梯,跷跷板,秋千

·传接球,玩沙子,藏猫猫

社交游戏

创设情境,诱发沟通,如:在孩子面前吃他喜欢的食物或玩他喜欢的玩具,但不会主动和他分享,如果孩子有主动提出要求,就给他吃一点或者玩一会儿,以促使他再次提出要求。


上一篇:自闭症孩子口吃/说话不流畅?要注意这7点!

下一篇:思达教育自闭症孩子不听指令怎么办?